党团工作

农经党支部与农发党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2019-11-2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明确了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是统领和贯穿其它12个方面的制度。农经党支部与农发党支部全体党员在2019年11月13日主题党日活动中共同学习了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在学习会议上,仝志辉、曾寅初和汪三贵三位教授分别从乡村治理、食品安全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分享了对治理现代化的相关认识。

2019112201.jpg

  仝志辉教授围绕乡村治理问题,聚焦于农民权利,阐述了如何在党组织领导下实现自治、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统一,并强调自治是核心,德治是支撑,法治是边界。仝志辉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针对未来乡村治理提出了治理效率、村级治理模式等研究方向。

  曾寅初教授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他从国家治理现代化定义出发,围绕政府之间、政府和民众之间、民众之间的三大关系,阐述了国家治理和公共治理的涵义。接下来,曾寅初详细地分析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并着重强调社会治理不应与治理社会相混淆,社会治理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和互动的。社会需要共治、共建、共享,而只有共治和共建才能最终实现共享。最后,曾寅初就乡村治理问题和大家展开讨论,他指出,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之间的关系。

  汪三贵教授围绕自己对精准扶贫的认识展开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扶贫成效在全世界有目共睹。汪三贵认为,精准扶贫理论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彰显了党的宗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过制度创新,把一个国家的资源和人们的积极性以更低的成本组织起来,减少摩擦,进而实现社会的高效运转。

2019112202.jpg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唐忠教授指出,党员同志要集中学习四中全会精神、领会其重要思想,把会议精神融入到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中。学术研究应当从现实问题出发,只有了解农业、农民和农村,对乡村治理有基本的认识和必要的常识,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决策能力。此外,唐院长还以农地制度、城市污水治理等为例,强调在进行治理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和中西治理差异,结合中国国情,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