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2016农经年会平行会议第六节图文集锦
2016-08-228月22日上午,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进入第三天。年会分论坛的第六节报告,也是最后一节分论坛报告圆满结束。与会的师生均表示意犹未尽,更加期待来年年会的举办。下面让我们通过图文来重温一下最后一节分论坛的点滴。
VI-01:市场流通与国际贸易
市场流通和国际贸易分论坛会场,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同学做了中澳自贸区对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影响,乳制品进口对乳制品加工业的影响,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是否影响了中国环境等主题报告,哥廷根大学的于晓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毛学峰副教授针对汇报对研究方法、选题、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了相关点评,与会者也进行了积极讨论。
中国农业大学吕郢康正在进行论文汇报
南京农业大学魏艳骄进行论文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高雪做题为《农产品对外贸易是否影响了中国的环境?》的论文汇报
德国哥廷根大学于晓华教授作出精彩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毛学峰副教授对论文汇报进行点评
德国哥廷根大学于晓华教授为大家讲解
南京农业大学魏艳骄正在提问
与会嘉宾认真听取论文汇报
VI-02:资源环境与低碳农业
四位主讲人分别就气候变化是否影响中国水稻生产布局、极端天气下采用保护性耕作对减少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对其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进行汇报。中国人民大学仇焕广教授、柯水发副教授进行精彩点评。
华中农业大学尹朝静作精彩报告
浙江大学周洁红作精彩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冯晓龙作精彩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仇焕广教授主持并做精彩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柯水发副教授做精彩点评
在场观众认真听取汇报
VI-03:农地制度与土地流转
本次论坛由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翠萍教授主持。围绕土地退出粮食生产力的影响、经营规模何如地权稳定性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收益及成本视角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对农业长期增长影响等四个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刘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刘乐、华中农业大学王嫚嫚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李胜文先后汇报了各自论文,并与与会嘉宾就论文的选题、变量的设置、实证分析结果的讨论等细节进行了探讨。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洪名勇教授做了总结发言。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翠萍教授作开场主持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刘同山汇报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刘乐作精彩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王嫚嫚汇报论文
华南农业大学李胜文老师汇报论文
贵州大学洪名勇教授(第一排左二)点评论文
VI-04: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
本节论坛学者们就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进行了深度探讨,共汇报1篇农村信贷论文,3篇农业保险论文。李萌老师分享了她关于结构洞,强弱关系与民间借贷组织的一个案例研究。张旭光老师通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探讨了奶牛保险对养殖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的影响。郑春继就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晁娜娜从耕地规模化的角度解析了其对粮食种植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效应。中国人民大学周立,毛飞二位老师就本节论坛作了精彩点评。
福建农林大学李萌老师就农村信贷进行论文汇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旭光老师对奶牛保险作论文汇报
新疆农业大学郑春继同学进行汇报
中国农业大学晁娜娜进行论文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做出精彩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毛飞老师认真听取报告并点评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报告
VI-05:农民收入与精准扶贫
本场3位学者就精准扶贫的相关问题做了汇报和分享,包括链式融资模式的精准扶贫效果、精准识别的优化方法,以及生态移民的减贫效应,主持人李晓阳教授积极引导与会人员参与话题讨论,评论人尤婧老师就计量模型优化、理论逻辑等方面作出精彩点评。
西南大学李晓阳教授认真听取论文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尤婧副教授做出了精彩点评
西南财经大学申云同学就链式融资及扶贫问题进行论文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刘宇荧同学就贫困残疾人的精准识别问题进行了报告
江西省社科院陈胜东老师就生态移民与农户减贫问题进行报告
与会嘉宾认真听取报告人汇报
VI-06:经营主体与经营方式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林晓姗探讨了投资迂回化的倒U型演变机理,并利用实证模型证明了所提出的假设。东北林业大学朱丽娟则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户参与培训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钟佳荔借鉴赫兹博格双因素理论,再通过因子分析的降维思想,将多种指标浓缩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朱信凯老师在听取论文汇报后强调要重视实地调研,并且希望汇报人在创新概念时要对新创词进行必要的阐释。点评人钟真老师强调了实证分析的稳健性。并且钟老师认为现有研究的学术性不足,研究问题不够突出,希望在选题方面多研究,多思考。
华南农业大学林晓珊做题为“农业投资迂回化的倒U型路径——基于农业生产着经营规模的问卷考察”
来自东北林业大学的朱丽娟做题为“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数据”的报告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钟桂荔做题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钟真副教授进行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朱信凯老师与钟真老师同在场听众进行热烈讨论
分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VI-07:食品安全与消费需求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翟世贤,龙文杰和倪坤晓三位学生分别对我国巴氏奶和常温奶的消费格局与未来趋势,冬虫夏草产业策略,以及我国马铃薯产业的产销问题进行了汇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志刚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刘晓鸥老师对以上汇报进行了细致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三位学生都表示受益匪浅。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志刚教授与报告人进行讨论
徐志刚教授和刘晓鸥副教授正在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倪坤晓做题为“中国马铃薯产业的产销分析”的论文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龙文杰做题为“基于SWOT分析的冬虫夏草产业策略研究”的论文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翟世贤对中国巴氏奶和常温奶的消费格局与未来趋势的做了论文汇报
食品安全与消费需求分会场报告人与点评老师合影
VI-08:技术进步与技术服务
在技术进步与技术服务分会场,首先由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薛洲同学向大家汇报了他们以惠农短信互动平台为研究对象,对江苏农户信息服务采纳意愿的分析结果;接着,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蒯婷婷同学向大家汇报了以禽流感事件为例,农户期望服务质量对政府服务满意度影响的研究。点评阶段,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老师、阮荣平老师充分肯定了论文的一些优点,同时也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宝贵建议,场内听众认真专注,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汇报人、点评老师积极互动,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郑风田教授主持了本场汇报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蒯婷婷同学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阮荣平副教授点评报告
与会人员认真聆听报告
VI-09 乡村发展与森林治理
本会场中,傅一敏博士汇报了福建省永安市采用商品林赎买方式来对森林进行治理的经验。点评人孔祥智教授建议进一步从案例进行提炼出理论分析框架,可以使文章上一个档次。杨超博士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不同的林业政策变量对林农营林面积的影响。评论人对政策之间的贡献性、倾向得分匹配的内生性问题等方面提出新的修改建议。董家云讲师汇报了良种苗木培育补贴政策的优化途径。点评人从政策评价的不同思路和想法提出了修改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傅一敏博士进行论文汇报
北京林业大学杨超博士进行论文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孔祥智教授对傅一敏博士德汇报做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王雨濛老师做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孔祥智教授正在进行点评
VI-10 城镇化与劳动力转移
本会场关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其中刘畅同学关注子女外出务工对父母健康的影响,宁可博士研究了市场化过程中非农经营收入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额,冯波实证分析了教育质量与户籍歧视对城乡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在张利庠老师的主持下,大家充分互动,使得论文报告者得到了一定的启发。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畅做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宁可博士正在汇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张利庠教授主持分会场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风波教授正在点评
会后分会场汇报人与点评人合影留念
会后分会场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