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天是立秋

2022-08-07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每年8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2022年的立秋交节时间为8月7日14:53:48,壬寅年六月廿九。立秋意味着闷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按照民间的说法,立秋时间在0-12点,属于“睁眼秋”,含义是秋高气爽,(秋)老虎能够睁开眼睛。立秋时间在13-24点,属于“闭眼秋”,即即使立秋,天气仍然很热,(秋)老虎被太阳晒的眯起眼睛。2022年的立秋仍在中伏期间,炎热的天气仍然没有过去。

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揫,古通揪,意即万物到了秋天就开始收缩、收敛。立秋又称交秋,此节气之后,每每下雨都会导致温度降低,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但立秋仍在“三伏天”之内,俗话说:“秋后有一伏”,立秋之后 “秋老虎”仍在发威,但往往只是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早、晚还是比较凉爽的。另外,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的时间差异很大。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作为秋季开始,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立秋节气距离秋天还有一段时间。尤其在长江以南地区,立秋节气内尚属盛夏,并且由于台风雨季渐去,气温会更加酷热,因而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时间称为“长夏”。

立秋有三候:“初侯,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立秋之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偏北风增多,偏南风减少,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一扫夏日的酷暑。尤其到了晚上,凉风吹来,酷热渐消,人们开始能够睡个好觉了。“二侯,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立秋之后,白天日照仍旧很强,夜晚的凉风吹来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室外植物上凝结形成白色的水汽。“三侯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群芳图》云:“寒蝉,寒螀也,俗名都了,色绿,形小于夏蝉。”“今初秋夕阳,声小而急,疾者是也。”寒蝉是蝉的一种,与夏蝉不同,其身体较小,呈紫黑色,有黄色斑点,翅膀透明,雄蝉有发音器,夏末秋初在树上鸣叫,声音较夏蝉略小。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其实秋后的寒蝉也鸣叫不了几天,因此,寒蝉的鸣叫给人一种凄凉感,宋代词人柳永就有《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在柳永的家乡福建省武夷山市,专为这位大词人建了纪念馆,墙上就刻了这首词作为柳词的代表。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辛词《丑奴儿》最后落在“秋”上,实际上与秋天没有什么关系。男人成熟了,尽管历经千辛万苦,识尽世态炎凉,但“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头依然高昂,脸上依旧写满笑意。成熟男人真不容易。你看,这和秋天又扯上关系了。新生的稻穗挺拔、向上、骄傲,而一旦成熟则谦逊的低下脑袋。成熟的男人是秋天。“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的重要时刻,也是大多农作物由快速生长向成熟收获的转折点,因此,中国古人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古人称立秋为节即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据《礼记·月令》记载,“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说明天子在迎秋前三天就要斋戒。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唐代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皇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树移到大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天来了——。”言毕,准备好的梧桐树就会有一两片叶子落下,表示秋天到了,一叶知秋。据宋人周密的《乾淳岁时记》记载:“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宋人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也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清代在立秋这一天,各地的百姓集结在一起,悬秤称人,并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概因夏季酷热,人们胃口大减,饭食一般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而秋风一起,胃口必开,都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即“贴秋膘”,就是在立秋这天食用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此俗延续至今。《春明岁时琐记》载:“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亦有以大秤称人,记其轻重,或以为有益于人。”民国以来,各地农村还有在立秋这天以西瓜、四季豆、新鲜蔬菜等尝新、祭祖的风俗。有些地方还有“啃秋”的风俗,即在立秋这天,白天或者晚上,农人在瓜棚或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各类瓜果和黄橙橙的新鲜玉米棒子大啃,还有抱着白生生的山芋甚至能够生食的蔬菜大啃的,借以抒发对丰收的企盼和喜悦。一些地方还有做秋社的习俗,即在秋季祭祀土地神。此俗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上天给人间一个丰硕之秋不容易,答谢一下是应该的。立秋的到来,天气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起居锻炼应以收为主。《帝京岁时记胜》载:“立秋预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院中露一宿,新秋日阖家食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

除了特殊年份,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一般在立秋节气之内。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很有特色的日子,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相会的传说而设立的。一个民族为了一个传说而设立节日,这在世界各国恐怕不多见。在中国,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有以“织女”“牵牛”命名的星座,到了汉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已经成型并流传至今。东汉时期的乐府诗《迢迢牵牛星》已经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这个爱情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明人冯应京所辑《月令广义》就有牛郎织女的故事。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 机杼劳役,织成云锦 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蕴含着数千年来中国人对于纯洁爱情和勤劳致富的赞扬与向往。《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燕京岁时记》载:“七月七日,清晨乌鸦、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意思是乌鸦、喜鹊们都到天上为牛郎织女搭建天桥了,所以早上人间看到祂们就比较晚。非常美丽的意会,但不知道这些鸟们在这一天飞的真的会晚。《春明岁时琐记》云:“七月七夕,人家多谈牛女渡河事。或云是夜三更于葡萄架下静听,能闻牛女隐隐哭声。”一年才见一次面,不能不哭了。问题是,王母娘娘作为母亲,听到女儿一年一度的哭声,难道也不动心?河南的南阳、鲁山,河北邢台,陕西西安,山西和顺、山东沂源等地都有相近的牛郎织女传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先后命名山西和顺县和河南鲁山县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但并没有影响到其他地方也争相举办各种文化甚至招商活动。各地的传说可能不完全相同,但爱情主题永远不变。因此,七夕节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但有意思的是,从古至今,各地在七夕这一天举办的活动不仅仅与爱情相关。如宋代女子时兴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巧”,即向织女学习女红技术,甚至到集市上购买各类女红物品学习相关技术甚至比赛,以达到心灵手巧的境界。因此,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当然也有求赐美满姻缘的意思。《宛平岁时稿》记载:“七月七日之午,浮巧针。妇女曝水日中,水膜生,投以绣针,则浮现水底针影;巧则喜,拙则叹矣。”《东京梦华录》记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药、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荆楚岁时记》也记载:“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后来,这个美好的节日还被传到日本、韩国、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

据汉代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说明汉代还有在七夕节这一天晒书、晒衣服的习俗。《岁时广记》也记载了汉武帝有曝衣楼,而且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遣宫女登楼曝衣。大抵是经过了一个潮湿的夏季,家中所存的书籍都有了潮气,需要在秋天来临时拿出来晒晒,但为什么选在这一天和女子们凑热闹,就不得而知了。由此还引出了一个“郝隆坦腹晒书”的典故。郝隆是东晋名士,据《世说新语》记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这个典故演化为成语“郝隆晒书”,说明一个人读的书多,学问大。这就和爱情没有任何关系了,大概和勤劳还能扯上边。

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粮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70%,立秋节气内的田间管理十分重要。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类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根块迅速膨大,植物生理上的共同特征就是对水分要求迫切,如果受旱会给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农谚云:“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如果雨水较少,人工浇水则是必须的。《帝京岁时记胜》载:“秋前五日,为大雨时行之候。若立秋之日得雨,则秋田畅茂,岁书大有。谚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此外,适当的追肥耘田,加强田间管理也是保证丰收的重要条件。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立秋节气到来,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又迎来了沉淀的的收获季节,本来应该喜悦的,但大多数诗人抒发的竟然是伤秋之情,真是奇怪。秋天是美好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正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老舍在《北平的秋天》中也说过:“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立秋日登乐游园
白居易[唐]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日
令狐楚[唐]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立秋日
司空曙[唐]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日
刘言史[唐]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
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
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立秋日悲怀
令狐楚[唐]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武元衡[唐]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早秋客舍》
杜牧(唐)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唐)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白居易(唐)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
刘翰[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徐铉[唐]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徐铉[唐]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秋词
刘禹锡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还有咏七夕的诗词。大都是说思念、颂爱情的。倒是范成大有意思,说什么“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七夕词
崔颢(唐)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曹松(唐)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
徐凝(唐)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窦常(唐)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七夕赋咏成篇
何仲宣(唐)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辛未七夕
李商隐(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刘威(唐)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
罗隐(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歌
刘言史(唐)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
李郢(唐)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
李中(唐)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
白居易(唐)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权德舆(唐)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崔涂(唐)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秋夕
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杜牧(唐)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李商隐(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
杨璞(宋)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醉答君东
汤显祖(明)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姚燮(清)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
崔国辅(唐)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偶题
李商隐(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
李商隐(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七夕
清江(唐)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
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七夕二首
刘禹锡(唐)
其一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其二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诗(二首)
卢纶(唐)
其一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其二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
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
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
卢殷(唐)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
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
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
杜甫(唐)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
杜审言(唐)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同赋山居七夕
李峤(唐)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
李贺(唐)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李峤(唐)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二郎神 七夕
柳永(宋)
炎光初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鹊桥仙
范成大(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宋)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鹊桥仙
秦观(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有关立秋的谚语也很多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立了秋,凉飕飕。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秋旱如刀刮。

春旱播种难,秋旱减一半。

立秋雨滴,谷把头低。

立秋雨丰,黍子返青。

三伏有雨好种麦。

七月不保墒,种麦打饥荒。

马吃夜里草,麦收七月墒。

秋不凉,粒不黄。

昼夜温差大,有利籽粒发。

麦到芒种,稻(早稻)到立秋。

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

立秋十日遍地红。

立秋十八日,寸草结籽粒。

立秋三日遍地红。

立秋三日见秫头。

立秋三日见秫秸。

七月七,掐着吃(早谷)。

立秋之日凉风至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秋十日割早黍,处暑三日无青穆。

立秋温度高,红蜘蛛少不了。

遍地喷农药,火龙不见少,一场凉风没事了。

七月水连坡,来年蚂蚱多。

水面如镜,招来蝗虫。

今秋蝗虫产下卵,来年夏季出蝗蝻。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高粱扛了枪,不怕水汪汪。

高粱不没头,就能获丰收。

站着不怕大水泡,遇风倒伏就坏了。

玉米天穗出,管理莫疏忽,追施攻粒肥,粒大棒子粗。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秋天宜收不宜散

秋不食辛辣

秋不食肺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学院官方微信

党委邮箱:nongfadw@ruc.edu.cn

院办:010-62511061

团委:010-62511062

教务:010-82509135

同等学力/在职培训:010-62517773